十一國慶|躺平與踩單車熱潮崛起 中國十一長假年輕人追求 「窩囊遊」

中國「十一」與中秋節假期今日展開,為期8天。在經濟放緩與消費信心不足的背景下,今年長假旅遊風向亦出現變化,例如最新興起的「躺平旅遊」、「踩單車」以及「窩囊遊」,大部分都以「最小體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適」為目標,反映年輕人轉向追求性價比與身心放鬆的全新消費模式。
官方數據顯示,自9月29日至10月10日,中國鐵路累計售票高達7,000萬張,預示十一長假將迎來客流高峰。不過,在機場與車站人山人海之際,中國不少年輕人選擇「另闢蹊徑」,以踩單車代替傳統觀光,而且會避開人頭攢動、價格昂貴的遊客熱點,轉而前往小眾有特色的古風古廟遊玩。
在北京、上海及其他大城市,出城國道上出現大批踩單車的隊伍,他們並非追逐名勝大景,而是前往周邊城市,如河北承德、張家口,或江蘇蘇州、南京等地,尋找更清靜的古廟、山村景點。這類「近郊躺平遊」既節省車費住宿,亦避免擁擠人潮,被視為「高性價比」的消費方式。
「窩囊遊」走紅 減壓勝於挑戰
與早前曾盛行的「特種兵旅遊」不同,今年長假冒起的則是「窩囊遊」。顧名思義,這種玩法講求「最小體力消耗、最大心理舒適」。
所謂「窩囊版高空彈跳」,僅二、三十米高度,參與者只會在剎那間感受失重,之後就會笨豬跳繩(bungee繩)穩穩托住,驚嚇程度大減。浙江湖州有年輕人形容,這種彈跳「既可分泌腎上腺素,又不需要克服那麽大的心理障礙」。
「窩囊版登山」則乘坐觀光電梯或扶手電梯直達山頂,實現「山一步不爬,景一處不落」境界,北京有年輕人表示,已經想好以「當代年輕人爬山的科技與狠活」作為社交網站貼文題目。武漢遊客也指,對窩囊版登山情有獨鍾,認為與其一天跑五個景點,如今更想「找塊石頭坐着喝茶看風景」。
消費觀轉向「性價比」主導市場
無論是踩單車還是窩囊遊,都反映年輕一代在消費放緩的背景下,追求高性價比的旅遊方式。中國大型旅遊網站攜程最新公布的「10月內地小眾目的地口碑榜」,剔除了傳統熱門、擠迫景點,改為推薦20個「人流較少、體驗感更佳」的景區,包括麗水雲和梯田、黔東南肇興侗寨、鹽城中華麋鹿園等。
分析指出,「窩囊遊」的興起與當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與焦慮密切相關。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熊海峰認為,年輕人日常工作壓力大,休閒活動需要提供「減壓閥功能」,承擔起某種修復作用,而不是成為新的壓力。
相關文章
- 港聞調查︱27%中學生自認「已躺平」 低慾望、重自由 中學生趨之若鶩2025-01-20
- 港聞參觀大學宿舍 悟年輕人輪公屋原因 羅淑佩:最重要係啲咩呢?係個自由呀!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