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怒火點燃「亞洲之春」 青年以社媒為武器 閃電式推翻腐敗政權

短短三年多,南亞三個國家政權相繼倒台。斯里蘭卡、孟加拉與尼泊爾Z世代的怒火不再局限於網絡,而是直接衝擊政權核心,逼使長期執政的強人與家族體制,在街頭壓力下土崩瓦解。法國《世界報》形容,這場由Z世代引爆的政治震盪,正逐漸蔓延至東南亞,仿如「阿拉伯之春」的亞洲版。
斯里蘭卡:總統府開放日
自2022年3月開始的「亞洲之春」,由斯里蘭卡青年拉開序幕。法國《世界報》報道,受到疫情與債務危機影響,斯里蘭卡瀕臨破產,停電、缺糧、藥品短缺成為常態,當地青年於是發起「阿拉加拉亞」(Aragalaya,僧伽羅語「鬥爭」意思)抗爭,歷時五個月後終迫使總統拉賈帕克薩下台,示威者其後衝進總統府,試總統的床、翻總統的抽屜、跳總統的游泳池,場面仿如「總統府開放日」。
孟加拉:總理官邸被清空
類似場景去年6月在孟加拉首都達卡重演。孟加拉政府因公職配額制度引發學生上街示威後,軍警暴力鎮壓,造成大約1400人死亡。憤怒的民眾其後衝入總理官邸等政府建築物,將傢具、家禽、廚房碗碟統統搬走,執政15年的總理哈西娜最終逃往印度,政權瞬間瓦解,由軍方籌組臨時政府。
尼泊爾:閃電式革命
今年9月,尼泊爾政府試圖封鎖社交平台,壓制批評聲音,結果激怒當地Z世代。青年起初只是和平遊行,但遭警方開槍鎮壓,首都翌日變成火海,國會、法院、政府大樓都被燒個清光,總理奧利被迫辭職。Z世代僅僅花了48小時,便成功撼動積弊深重的腐敗政權。
抗議浪潮蔓延東南亞
這股怒潮並非止於南亞。印尼學生今年8月不滿國會議員自定高額津貼,上街要求改革。今年9月中,菲律賓青年不滿政府政商勾結,挪用救災資金。有學者表示,這種以年輕人為主導的抗爭,無論是訴求、口號或象徵符號均存在互相借鏡,例如印尼、尼泊爾和菲律賓的示威者,都不約而同地高舉日本漫畫《海賊王》的海盜旗,以此象徵勇氣、團結與反腐理想。東非馬達加斯加Z世代近日號召民眾上街時,同樣展示這支海盜旗作為標誌。
數碼團結:TikTok與Instagram變身有效武器
有分析指,2010年爆發的「阿拉伯之春」,示威者主要透過Twitter動員,今時今日亞洲Z世代的主要武器則是Instagram和TikTok。Z世代也似乎目睹上一代運動的失敗,改以手機與社交媒體取代傳統「大台」,從零開始建立去中心化、靈活且驚人的效率,將街頭畫面實時向全球直播,構成一種嶄新的「抗爭視覺表達」。
Z世代點燃亞洲新一輪政治風暴 追究國家暴力責任
這場「亞洲之春」的共同背景,是深刻的世代裂痕與根深蒂固的體制腐敗。法國《世界報》報道,政治精英長期壟斷權力,權力被家族和政黨長期把持,無法回應年輕人對公平、就業與未來的渴望,再加上失業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擴大、經濟前景黯淡,使「沒甚麼好失去」的Z世代,只能孤注一擲以憤怒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抗議活動轉向暴力,往往不是示威者的最初意圖,而是對國家暴行的直接反擊。以孟加拉和尼泊爾為例,示威者一開始只是和平上街,直到軍警暴力鎮壓,才激起年輕人在網絡與街頭廣泛動員。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堂切身的政治課,他們從最初單純爭取經濟紓困或政治改革,進一步延伸至追究國家暴力的責任。
「亞洲之春」能否帶來長遠民主轉型仍然存在變數。阿拉伯之春的經驗顯示,「推翻獨裁容易,建立新秩序困難」,革命容易淪為軍事政變或新一輪專制。有評論指出,無論未來是制度革新還是權力回擺,這場由Z世代帶領的運動,已揭示亞洲政治進入全新周期:年輕人拒絕再當沉默大多數,他們要求參與,要求改變,並以更快速度、更進取的手段挑戰舊有秩序。當權者若繼續視若無睹,最終只會自食其果。

相關文章
- 國際48小時推翻總理 尼泊爾Z世代怒火燒盡腐敗政權2025-09-10
- 國際Z世代怒吼水電荒引發大騷亂 馬達加斯加華人商場損失逾5000萬人民幣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