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CECC圓桌|香港成為中國洗黑錢、規避制裁避風港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CECC)昨(18日)舉行圓桌會議,探討香港作為中國洗黑錢及規避制裁避風港的角色。與會專家包括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研究員張崑陽及人權律師Samuel Bickett,張崑陽指香港金融系統,已成服務中共利益的「武器」; Bickett則籲美國國會將香港指定為「主要洗黑錢關注地區」,並對那些為非法貿易提供融資的香港銀行實施制裁。

美國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研究員張崑陽在會上指出,香港在全球金融體系中扮演着獨特而關鍵的角色,它不僅是北京獲取全球資本的渠道,更被視為一個能在地緣政治衝突中保護中國金融利益的「堡壘」。北京已系統性地將香港變成一個金融工具,以規避國際審查和制裁。

香港是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渠道,超過七成的中國資本流經此地。特別是在美國收緊對中國企業的審查後,香港成為中資企業上市和集資的重要替代平台。2025年,香港股市新上市企業中,90%的IPO來自中國企業,這讓中國企業在被美國除牌後,能輕易透過香港重新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這股資本流動不僅支持了中國的產業發展,也可能資助其「軍民融合」戰略。

他指出,香港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核心,處理着全球八成的人民幣支付交易,並持有大量離岸人民幣存款。「這使北京能建立一個繞過美元體系的平行金融網絡,以便在與俄羅斯、巴西等國進行貿易時規避制裁」。此外,香港正迅速發展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吸引了大量來自美國的基金。「這意味着美國的資本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北京戰略野心的潛在資金來源」。

台海危機下北京或利用香港凍結外國資產 將美台資本作為人質

台灣的金融體系與香港高度連結,台灣銀行近半的海外利潤來自香港。在潛在的台海危機中,北京可能利用其對香港金融體系的控制,凍結外國資產和資金流動,將美國和台灣的資本作為人質,迫使台灣在政治上屈服。

他強調,香港已不再僅僅是一個自由市場,而是北京的「金融航空母艦」,用於在全球投射力量、規避制裁並破壞美國及其盟友的金融體系。他呼籲各國應重新評估香港的經濟地位,考慮撤銷其獨立世貿組織成員資格。同時,必須追蹤本國資本流向,防止無意中資助敵對國家,並制定應對人民幣國際化的長期戰略,避免在危機發生時陷入被動。

雙面城巿:光鮮的金融中心 與零容忍異見威權統治

人權律師、「美港政策圓桌會議」(US-Hong Kong Policy Roundtable)召集人Samuel Bickett指出,香港是一座雙面城巿,一方面是光鮮的金融中心,西方銀行家與受制裁官員握手言歡;另一面則是關押傳媒從業員、學運領袖、人權律師的威權社會,異見無法存在,每一步都受到監控。

他在會上分享過去跟「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合作撰寫的報告,揭示美國及盟友的技術如何經由香港貿易公司流入俄羅斯與伊朗。儘管西方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制裁,但香港卻成為規避這些制裁的主要樞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香港出口了7.5億美元價值的戰爭機器零件給俄羅斯。

針對這種情況,Bickett呼籲美國國會採取三項行動:增加負責阻止非法貿易的「工業與安全局」(BIS)的預算和人員,使其能有效追查複雜的全球網絡;通過《制止中共洗錢法案》,評估是否將香港指定為「主要洗黑錢關注地區」;對那些為非法貿易提供融資的香港銀行實施二級制裁,切斷這些非法活動的資金鏈。

香港高度自治已不存在 金融系統成服務中共利益「武器」

被問到英國把香港交給中國後,本應享有的「高度自治」是否已不存在時,張崑陽指出香港目前有很多政治犯,所謂的高度自治已徹底淪喪,北京完全控制香港的經濟自治。「雖然我們看到還有美國甚至歐洲資本流入香港,但這並不代表香港仍然具有經濟自主性」。他續指,習近平正大力推動「大灣區」整合,把香港全面納入中國的金融生態,作為服務中共利益的「武器」。

有國會議員提到,西方公司運送貨物到香港轉運以規避制裁,聲稱運到其他國家但其實是俄羅斯,這些公司其實是共謀。Bickett表示,已有足夠訊息,證明大部分貨物並非直接運到香港,大多經第三個,甚至第四個國家。他認為在很多情況下,這些公司確實在逍遙法外。

然而不少美國、西方公司參與其中,即使有些公司或不知道貨物最終抵達何地,他認為這些公司防範措施做得不夠,應在合約中規定分銷商和買方的審查義務,亦希望執法機構透過調查施壓,令這些公司即使沒有實際知情,也不能「裝作不知道」。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