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西蘭退休法官楊偉廉(Sir William Young)出任香港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引發外界對司法倫理與人權的激烈爭議。香港自由委員會基金會(CFHK)上月發表報告批評,外籍法官持續在港任職,等同「為日益專制的法律體系洗白」,因此呼籲各國政府勸阻其公民赴港出任法官,相關司法機構也應制定全新道德規範。
73歲的楊偉廉出生於紐西蘭,2010年至2022年退休前,一直在紐西蘭最高法院擔任法官。今年6月,香港立法會通過決議,同意委任楊偉廉出任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任期三年。本月初,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為楊偉廉主持宣誓儀式。
紐首席大法官考慮檢討規範
據紐西蘭媒體《Newsroom》報道,楊偉廉的決定並未獲得紐新西蘭司法同僚支持。紐西蘭首席大法官溫克爾曼(Helen Winkelmann)表示,紐西蘭缺乏澳洲準則中涵蓋法官退休後行為的條款,楊偉廉事件反映紐西蘭需要為此制定全新道德規範,她正着手檢討《司法指南》,希望能夠填補這方面的空白。
童年在香港成長的澳洲人權律師培蘭特(Mark Tarrant)則表示,香港戰後的成功是建立在法治基礎之上,但這個基礎正被《國安法》摧毀,他說除非退休法官「良心上過不去」,否則很難有甚麼方法能夠阻止他們在香港工作。
然而,有人漏夜趕科場,但有更多人選擇「辭官歸故里」。香港自2019年以來,有超過1,900人觸犯政治罪名入獄,北京的跨境鎮壓,包括懸紅追緝海外香港社運人士和註銷護照,也進一步壓制港人的公民自由,部分外籍法官因此選擇辭職。
外籍法官《國安法》後接連請辭
資料顯示,《國安法》2020年生效後,多位海外非常任法官先後請辭,僅自2024年以來計算,更有六名外籍法官從終審法院辭職。英國法官岑耀信勳爵(Lord Jonathan Sumption)去年辭任終院非常任法官時曾表示,香港「正緩慢地變成一個極權國家」。
CFHK在上月發表的報告指,外籍法官目前已很少參與國安法律相關案件,但他們持續在香港擔任法官,本質上就是支持整個《國安法》體系,而個別外籍法官參與的審訊,則剛好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以及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帶有政治色彩的裁決」。
報告批評外籍法官為「專制體系洗白」
報告認為,外籍法官參與香港的司法體系,使當局能夠向國際社會展示司法公正的假象,「為日益專制的體系洗白」,從而繼續打壓本地及海外的民主聲音和社運人士,因此呼籲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和英國政府,積極勸阻其公民在香港法院任職,並禁止相關人士在本國再次擔任公職,以免出現利益衝突。
終審法院目前六位海外非常任法官之中,有兩位來自英國,其餘四位分別來自澳洲和紐西蘭。CFHK報告認為,澳紐首席大法官委員會(Council of Chief Justices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應更新其《司法指南》(Judicial Guide),禁止法官在香港這種「利用法律打壓民主倡議者」的地區工作。
基金會斥楊偉廉決定「令人憤慨」
CFHK總監薩巴赫(Mark Sabah)表示,楊偉廉的決定「令人憤慨」,基金會亦因而發表今次報告。薩巴赫批評,楊偉廉赴港出任法官的決定,既損害他個人聲譽,也拖累他所代表的紐西蘭法律傳統。雖然政府無法直接控制退休公務員的個人決定,但薩巴赫認為,國會議員可以透過公開反對,向楊偉廉施加群眾壓力。
相關文章
- 港聞《獨立報》揭英國法官任香港非常任法官薪酬39萬 賀輔明、岑耀信罕有回應反修例裁決2024-06-03
- 港聞CFHK報告|呼籲仍留任終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停止為港府迫害行為塗脂抹粉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