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英港人MPF遭扣押 影子財相施榮達:工黨政府不應向北京屈服

《國安法》2020年6月生效以來,大批港人透過BNO簽證計劃,遠赴英國開展「第二人生」,但港人昔日辛苦供款的強積金,至今仍在帳戶無法動用,涉及金額可能高達10億英鎊。英國影子財政大臣施榮達(Sir Mel Stride)呼籲,工黨政府應向中國施壓,解凍這些屬於香港人的資金,而不是向北京政府屈服。

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數據顯示,BNO簽證計劃啟動以來,已經有超過16萬名港人移居英國,但他們離開家園之際,北京卻宣布不承認BNO護照為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導致港人無法以「永久離港」為理由提領強積金,其中超過9.78億英鎊的資金,主要存放在滙豐銀行監管的帳戶中。

有移英港人接受英國《每日郵報》訪問時表示,他們無法動用強積金,被迫放棄在英國的置業計劃,部分人甚至難以應付基本醫療服務。33歲資訊科技工作者Alpha住在倫敦南部薩頓(Sutton),他表示母親需要接受牙科治療,費用非常高昂,即使國民保健服務(NHS)系統的治療費用也難以負擔,但他不敢向滙豐銀行提取MPF,擔心任何查詢都會引起北京的注意,「你需要公開身份才能申請提款,據我所知,這並不安全。他們認為離開香港的人就是叛徒」。

另一名現居愛丁堡的教師則表示,她的MPF帳戶有約5萬英鎊存款,但現在對這筆血汗錢已不再寄予厚望,「如果能夠將MPF帶過來,在英國定居會容易得多,我們本來可以買房,但現在只能被迫租屋」。

其他移英港人透露,以BNO護照身份提領MPF都會被拒絕,當局甚至會留下相關紀錄,銀行也會暴露他們的身份,使中國特工得以設法監視。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移英港人明言,大部分港人都不敢再申請,「我們陷入一個連領回血汗錢都會覺得危險的困境」。

滙豐銀行解釋,他們是因為「香港法例」與中國政府的規定而無法發放款項,並強調銀行在這方面沒有酌情權,否則會面臨「巨額罰款」。然而倡議人士認為,這項凍結令沒有法律基礎,國會議員麥道國(Blair McDougall)甚至形容這是一場「絕對的醜聞」,他指移英港人深知中國共產黨的長臂已經伸向全世界,英國政府必須支持這些不公義的受害者,讓他們有能力反擊。

值得注意的是,商貿大臣韋諾韜(Jonathan Reynolds)將於9月出訪中國,試圖重啟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暫停的中英貿易談判,外界憂慮韋諾韜此行可能會向北京「叩頭」。影子財政大臣施榮達表示,如果工黨的對華策略有效,強積金問題早就應該解決,他呼籲官員應向北京施壓,協助港人取回積蓄,不要為了丁點好處而向北京政府屈服。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