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應樺明言愛國主義「流淌在我的血液裏」 祖父抗日保衛清朝主權

《南華早報》今(25日)刊出三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的獨家專訪,其中一篇專訪以「香港商務局長談家族淵源:愛國主義流淌在我的血液裏」為題。專訪中,丘應樺指自己的愛國情懷深受家族背景影響,又表明若自己是台灣官員,將會推動台灣與中國統一。 

丘應樺在專訪中提及自己的祖父丘逢甲,形容他「帶領對抗日本人,保衛清朝的主權」(My grandfather took the lead to 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to protect the sovereignty of the Qing dynasty)。他指雖然沒有見過祖父,但祖父「很愛台灣」,甚至表明在立碑時墳墓必須朝南,意指「朝向台灣」,期盼看到台灣回歸大陸。他聲稱,祖父當年支援對抗日軍、「保衛清朝主權」,不惜變賣整個家族的財富保台抗日,但最終失敗。

丘應樺祖父曾以抗日為名「在台建國」?

翻查資料,丘逢甲於1864年出生於台灣,是一名詩人和中國政治家、在19世紀末支持中國在甲午戰爭對抗日軍而聞名。

根據歷史資料,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戰敗後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台灣人民激憤,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與前清台灣巡撫唐景崧共同成立「台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持,丘逢甲為副總統兼團練使,統領義勇軍。惟唐景崧在短短十天後便逃回廈門,丘逢甲也倉卒攜家眷逃往廣東。現時位於台中的逢甲大學,就是丘逢甲的兒子丘念台、以及中台士紳為了紀念丘逢甲而創立。

丘應樺在專訪中續稱,其他家族成員定居台灣,雖父親丘贊是國共內戰時期國民黨高級軍官,但並未跟隨當時的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前往台灣,而是選擇前往香港定居。他又指,如果生於台灣,自己也許根本不用工作,或許是「開着保時捷或瑪莎拉蒂」的富二代,「甚至可能已移民美國」。 

丘又指,若祖父知道他今天所做的事會感到高興,因為他「正在為中國的發展與福祉作出貢獻」。被問及如果他是台灣官員,是否會推動統一時,丘說:「我會,我會,但會有許多困難(I would, I would. But there are a lot of difficulties)」。

丘指香港與新加坡是「朋友而非對手」

該報亦有刊登其他丘應樺的專訪內容,指他將於下週出訪新加坡兩天,屆時將拜訪當地官員,藉此加強雙邊貿易聯繫,又重申香港與新加坡是「朋友而非對手」。他認為「大家總是在描繪一個景象,認為香港和新加坡是對手、競爭者……(甚至)新加坡要取代香港(everybody is trying to paint a picture [that]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are rivals, competitors … [and that] Singapore is going to take over)」,但他指「這樣的看法並不必要」。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