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名被港府通緝的流亡港人鍾翰林和許智峯近日相繼獲批難民或居留身份,《光傳媒》將一連兩天刊出專訪,報道他們過去幾年由流亡到被通緝,再到獲批身份的心路歷程。鍾翰林昨(17日)在社交媒體表示,已獲英國政府確認難民身份,他表示內政部在跟他面談幾天後批准申請,意味着英國政府確認自己受到港府迫害的事實。
「香港獨立倡議委員會」創辦人、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鍾翰林,去年12月被港府懸紅通緝,他昨日在社交媒體表示,已獲英國政府確認難民身份,給予五年居留許可,後續能申請永久居留並入籍。他透露,收到獲批消息時,感到驚訝,因為上月底才獲相關部門約見,對方稱要等5個工作天並着他補交文件,怎料本月4日就獲批。
獲批難民身份最大的意義,他認為是英國內政部確認自己,是受香港政府政治迫害的香港人。他續指,作為一個難民,身份很特殊,因為還未是英國人,但又好像已不再擁有一個香港人身份,「夾咗喺中間咁」。但對於身份認同,他仍是很確定地說:「我永遠都係香港人啊!」
過去一年多,在英國生活不穩定,他搬過很多次家,亦不時收到滋擾,甚至有人寄信給鄰居,誘導鄰居告發他或帶他到中國大使館。而且,過去10年在香港做社運工作,他不諱言,同樣是「今日唔知聽日事」,獲得難民身份,他鬆一口氣之餘,亦開始規劃日後的生活,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踏實感。
然而,第一件事要處理的,就是工作問題,他指英國租金不低,獲得難民身份後會找工作負擔租金,「但又要平衡喎,因為要去倫敦參與政治行動,工作要容許我做呢件事」。
找一份能平衡政治參與的工作
他現時正在努力找工作,「唔使搵好多,最低工資就得,唔使餓死、瞓街就無問題」,但強調,工作以外絕對不會放棄倡議工作,「唔會去搵份全職工作,然後有咩事就話『要返工』就唔出去,我唔想咁」。他說不希望離開香港後,就被迫因生活而不再涉足香港事務,「呢一刻我都不斷思考,點樣處理生活同政治參與嘅平衡」。
在過去的訪問中,鍾翰林曾提到即使人在英國,亦會繼續做香港倡議工作。但一年多的在英政治工作經驗,他深明自己能力有所不足,在異鄉做政治工作,比在香港做社運,更具挑戰性。很多時候,他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見到大家都努力,但可以改變到啲咩?例如BNO平權,有冇足夠能力再去推?」他解釋,香港議題不再是英國政府最關心的事情,港人如何令英國當局思考這是一個歷史、道德上的責任,而同時了解平權能為英國社會帶來怎樣的益處。
無固定地址 無法看醫生
2020年第一次被國安警察拘捕後,鍾翰林需持續接受心理治療,亦要服食抗抑鬱藥,出獄後繼續被監視、恆常報告行蹤,那是一種無法想像未來的生活,直至離開香港。
獲得難民身份,他說,終於可以想像未來,「做簡單嘅事,喺精神狀態同天氣容許下,我會去大公園,搵一塊大嘅草地,曬太陽。偶爾望住啲鴨仔喺河裏游,好簡單就過一日,喺呢邊一年,想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嘅屋企,唔似喺香港咁遙不可及」。
香港時間中午找他做訪問,竟立即回覆,那是英國凌晨,他苦笑,嚴重失眠的問題一直困擾自己,到英國後卻無法處理,因為見醫生需要有一個固定的登記地址,但他因為安全理由一直都在搬家,所以無法得到治療。期望安頓下來後,可以得到適切治療,至少,能好好睡一覺。
相關文章
- 港聞鍾翰林流亡英國 稱遭國安威逼利誘做「線人」 收集社運人士行蹤2023-12-29
- 港聞鍾翰林稱餐廳任侍應被阻 懲教署:「如果睇返情況比較高危,我哋唔建議」2023-12-29
- 深度港聞離散《東周刊》訪被通緝流亡港人鍾翰林生父 鍾質疑相中人真偽2025-05-15
- 港聞離散國安處新增通緝6人|鍾翰林指懸賞沒實質意義 只是展示「姿態」2024-12-24
- 人物專訪離散專訪鍾翰林|出獄後遭國安禁做一日店長 服務業須戴口罩不被認出 「咁驚…不如直接鎖返我入去喇」2024-01-08
- 深度港聞23條一周年專題|港人恐懼無止境膨脹 學者指「新煽動罪」已成「口袋罪」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