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房地產債務危機火頭再現。繼恆大集團之後,另一家大型中國房企華南城控股今日(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成為2021年內房危機爆發以來,高等法院頒下的第二大規模清盤令。事件反映在政府積極救市之下,中國房企債務問題仍持續動盪。
今次清盤案的起因,主要源於華南城的美元債券受託人花旗國際有限公司,今年1月27日向法院提出清盤呈請。華南城過去幾個月積極與債權人談判,試圖重組債務以尋求生機,但最終未能獲得足夠支持。在今日的聆訊中,法官陳靜芬駁回華南城「最後一次機會」的請求,指公司的重組方案並無取得重大進展,因此即時頒布清盤令。
根據華南城2024年底發表的年報,公司當時已負債609億元(港元,下同),其中流動負債遠超流動資產約28億元。獨立核數師報告指,公司即期須償還的計息債務累計達182億元,而帳上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僅剩約4,100萬元,違約借款亦已累積至157億元,意味着華南城早已無力按時償還本金和利息,陷入嚴重資金危機。
值得注意的是,華南城的清盤過程的債務協商,一直圍繞最大股東——深圳市政府旗下的「特區建設發展集團」(特區建發)展開。特區建發持有華南城約29.28%股份,在今年5月聆訊中,債權人曾表示希望特區建發發揮更大作用,並要求會晤兼任華南城聯席董事長的特區建發董事長李文雄。不過,雙方始終無法達成共識,華南城也未能爭取足夠債權人支持其重組方案,最終走上清盤之路。
華南城主要在深圳經營大型綜合物流及展覽交易中心,2022年引入特區建發成為單一最大股東,而特區建發是深圳市委市政府為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推進特區一體化進程而成立的市屬綜合性投融資平台公司。華南城的股權結構與中國另一大型房企萬科相似,惟萬科於今年1月獲深圳地方政府牽頭的國家級支持。
自2021年中國房產危機爆發以來,香港法院已對至少六間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頒布清盤令,當中恆大集團的資產規模和涉及的持份者非常龐大,清盤程序因此尤為複雜。外界相信,雖然政府致力支撐房地產行業,但房屋銷售依然疲弱,短期內復甦的可能性不大。
華南城(01668.HK)今早盤中暫停交易,停牌前跌2%,報0.107元,成交僅24萬元,公司暫停交易前市值12.24億元。
相關文章
- 國際中國恒大在美申請破產保護 桑普:如無法完成重組或致資金斷鏈 向國際輸出危機2023-08-18
- 港聞擬收購財困地產項目 國家建造房屋佔3成 《華爾街日報》:習近平擬擴大控制房地產市場2024-02-16
- 國際傳羅兵咸永道中國裁員過百人 曾涉恒大財務造假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