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膠著:中方重啟小額包裹 特朗普埋怨中方拒買大豆

中美貿易戰陷入膠著狀態,雙方一方面透過公開聲明安撫市場情緒,避免全面升級;另一方面卻持續推出互相制裁措施,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充滿不確定性。中港股市、美股及虛擬貨幣均出現震蕩反覆走勢。分析人士指出,此輪「升溫-降溫」循環反映出特朗普政府在報復與和解之間的內心拉鋸,同時北京也稱其行動僅為回應美方挑釁。

中國郵政恢復對美郵包服務,釋放緩和訊號?

在緊張氛圍中,一項正面消息發展浮現:自特朗普3月取消中國中小型包裹稅收豁免後,中國郵政自3月暫停對美快遞中小型包裹服務,中國時間10月14日突恢復這項暫停7個月的中國寄美國中小郵包業務。此舉被視為貿易降溫的潛在跡象,雖然官方未正式公告,但業界人士認為可能與雙方重啟溝通有關。

特朗普斥中國拒買大豆

特朗普14日再發文斥責中國拒絕購買美國大豆,並斥為「經濟敵對行為」。同時表示,作為報復,美國正考慮「終止」與中國在食用油及其他貿易領域的業務往來。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及霍士商業頻道訪問時一再表示,中國正試圖透過稀土礦產出口管制「拉低全球經濟」,但強調「如果他們想放緩全球經濟,他們自己將受傷最重」。

貝森特同時透露,中美緊張局勢已「大幅降溫」,上週末進行了密集溝通,本週將在華盛頓舉行工作層級會議。他重申特朗普與習近平的韓國會晤「仍有望成行」,並稱100%關稅威脅「不必發生」,關係「儘管上週公告,仍維持良好」。

特朗普本人也在社交媒體上軟化立場,從上週五指責中國稀土管制「極度敵對」並威脅加徵100%關稅,轉為上週日稱習近平「只是狀況不太好」,並安撫道:「不必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美國想幫中國,而不是害它。」此舉被日經中文網形容為特朗普的「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總是臨陣退縮)模式,過去多次在市場動盪時緩和強硬態度。

中國商務部則確認上週一舉行工作會議,並回溯今年春季在倫敦、斯德哥爾摩及馬德里談判達成的90天關稅延期協議。但中方警告,美方「不能邊談邊威脅新限制措施」,並稱若美方「一意孤行」,中國將「奉陪到底」。美國《紐約時報》分析,此矛盾心態反映特朗普同時考量國內農民壓力及「交易大師」形象,中國則視貿易戰為美方全方位打壓的一部分。而《華爾街日報》指出,中方急於保住習特會,特朗普則急安撫市場,雙方均表達暫時平息緊張的意願,但經濟專家警告,若談判失敗,可能演變為全面對抗,影響軍事溝通及人工智慧管理。

互相制裁持續,船舶費如期落實

儘管安撫言論頻傳,雙方制裁行動未停。10月14日起,中美互對對方船舶徵收港口費,美方基於301調查指中國主導全球航運不公,預計中遠集團受最大影響。中國交通運輸部公告,此為反制措施,將影響全球13%原油油輪及11%貨櫃船,可能扭曲全球貨運流。同日,中國商務部將韓華海洋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禁止中國境內交易合作,包括韓華海運及費城造船廠。消息公布後,韓華海洋股價一度跌8%。分析稱,此舉打擊幫助美方對抗中國海上主導的第三方企業,韓美近年加強造船合作,韓華投資50億美元升級美國設施並與美海軍簽約。

同時,中美雙方輿論繼續互相指責,雙方互指對方破壞全球供應鏈穩定。美國官員續批評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擴大,禁止向美歐軍事生產商出口,並揚言限制關鍵軟件和技術對華輸出,中國官媒同樣批評美方擴大中國企業黑名單。

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震蕩反覆加劇

貿易緊張引發全球市場劇烈波動。美股上週五因特朗普威脅暴跌後,10月13日反彈,道瓊指數漲587點(1.3%),收4萬6067點,科技股領漲,博通上漲11% 22 5 。但10月14日早盤,美股期貨下滑,標普500及納斯達克下跌,受中國港口費及韓華制裁影響,歐洲股市轉陰,黃金創歷史新高。亞洲市場首當其衝,中國股市早盤賣壓沉重後收窄虧損,上海綜合指數跌0.6% 27 。香港恒生指數連跌9個月最長紀錄,下跌448點(1.7%),收25441點,受貿易戰重燃拖累。

虛擬貨幣市場更為劇烈,比特幣一度跌破11萬美元,以太幣下滑4%至4000美元以下,整體加密市場市值蒸發1500億至2000億美元,受貿易戰風險厭惡情緒影響。分析稱,貿易戰重啟恐壓抑「Uptober」(10月牛市)預期。

專家預測,若習特會順利,貿易戰或暫緩;但長期不確定性將持續影響全球經濟。投資者應留意11月1日關稅期限及本週華盛頓會議進展。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