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美國販運人口報告列香港為第二級監察名單  《國安法》、23條後關注販運人口民間組織與政府溝通趨謹慎

美國國務院發表《2024年美國販運人口報告》,將香港調降至第二級監察名單,關注港府沒有對性販運者定罪,而對受害者的工作和所提供服務的辨識仍然不足。港府今(25日)凌晨發稿回應,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又指報告的結論是毫無根據、極不公平、存在偏見和欠缺事實支持。

美國國務院每年發表販運人口報告,將不同國家、地區劃分四個評級,由好至壞分別是第一級、第二級、第二級監察名單及第三級。2020年至2022年香港曾在「第二級監察名單」,去年報告形容港府整體不斷努力消除人口販運,因此被提升至第二級。今年再度降為第二級監察名單,報告指港府未完全達到打擊人口販運的最低標準。

報告提出港府在兩個層面處理人口販運的問題。首先,港府去年「初步審核」(screening)約10,989次人口販運,僅確認3名受害者,比上一份報告的32名受害者明顯減少,也沒有提供任何服務協助受害者。

第二,港府去年沒有啟動「販運人口調查」(did not initiate any trafficking investigations),也提到港府處理人口販運案件的進度,包括去年東南亞網上騙局涉剝削香港公民,兩名嫌疑人被控欺詐,但仍在起訴階段。當局亦稱會起訴6名涉嫌性販運者,但截至去年並未提出起訴。另外,26名被捕的性販運嫌疑人,最後並未被定罪。

報告亦指出,對於有高販運風險的外傭,港府沒有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護她們。政府允許僱主和中介公司(labor recruiters)收取招聘費用不設限制、扣留護照等做法,會增加販運的風險。而受害者的直接結果很有可能是拘捕、驅逐出境、販賣毒品或進行商業性犯罪,變相懲罰被人口販運的受害者。

報告指,政府未把所有形式的販運都定為犯罪,對販運受害者的調查和識別也不足夠。報告補充,港府已連續5年沒有對性販運者和勞工販運者定罪,又質疑執法人員未有充分調查販運案件,甚至選擇結束有明顯販運跡象的案件(Law enforcement officials often did not adequately investigate trafficking cases and sometimes closed cases with clear indicators of trafficking)。

港府否認人口販運在港普遍存在 

報告也指,政府雖努力防止販運,但一直否認販運是香港普遍存在的罪行,也無計劃提高大眾對於性販運的認知。報告亦批評港府在評估是否強制遣返難民時,不允許難民在港工作,令他們更容易被販運。

報告也評論《國安法》,形容《國安法》實施後,批評政府的言論都可能被解釋為支持分裂、顛覆,或煽動對政府的仇恨。有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組織報告指,他們與政府溝通,包括跟進人口販運議題,會更加謹慎。今年3月通過《基本法》23條後,民間社會組織也報告類似的限制。

報告也關注香港人口販運的情況,過去5年報告顯示,香港人口販運受害者來自中國、印尼、肯亞、菲律賓、泰國等地。販毒集團以暴力等方式強迫外國婦女,將毒品運入香港;以及愈來愈多販運者以高薪工作誘騙香港人到柬埔寨、老撾和緬甸,強迫他們進行網絡詐騙。

港府: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港府凌晨發稿回應,對報告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聲明強調,販運人口在香港從來不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犯罪集團以香港作為販運人口的目的地或中轉站,指報告的結論是毫無根據,又認為將香港評為第二級別監察名單是極不公平、存在偏見和欠缺事實支持。

港府發言人強調,政府一直積極主動和全方位打擊販運人口活動,並投入大量資源打擊販運人口和加強保障在港外傭,聲明提到,執法部門調查和執法一直大力打擊包括賣淫在內的色情活動,又稱《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均明確規定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亦依法保護香港居民的自由和權利。

相關文章

熱門文章